•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甘肃高校

定西师专发展纪实作品选登情系教学科研终无悔

时间:2016年12月09日 信息来源: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定西师专发展纪实》作品选登】

 

情系教学科研终无悔

 

何启明

 

定西师专的成立昭示着学校将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实现新的更快发展。在这10多年间,我先后担任学校科研处和教务处的管理工作,现就这一时期学校的科研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作简要回顾。

科研工作的起步与发展

科学研究工作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以科研推动教学,全面铸就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是学校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命题。

启动科研工作需要科学谋划。学校科研工作先后由贾国江、効天庆两位副校长分管,科研处负责人有何启明、韩黎明、杨齐,由常君睿、梁发祥、王新、安庆吉、任俊华、李富强、单军贵、牛婉玲、刘文华等同志组成管理团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智慧,锐意进取,全面启动了学校科研工作发展的重大行动。

从2003年起,学校立足校情和科研工作水平低、力量分散、发展缓慢的现状,着眼未来,重点建立科研工作的制度和机制,搭建工作平台,组建研究团队,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全面推动科研工作发展。

科研发展,制度先行。学校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修订出台《定西师专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并参照省内其他本科院校的标准,提高了成果奖励的力度, sci期刊论文、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国家级的获奖科研成果的奖励标准分别为1万元。首次制定《定西师专科研工作发展规划(2003-2006)》,。《规划》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明确提出“教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科研工作方针,确立了“重点开展学校发展、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大力开展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应用研究,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积极开展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开发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工作定位。《规划》还提出,积极创造条件,组建陇中教育研究所和陇中文化研究所,并设立校长科研基金,每年10万元,以项目配套方式支持重点科研项目。陆续出台《科研项目资助管理办法》《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评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实行科研目标责任制管理,逐步建立了科研工作的制度保障和工作机制。

2006年,学校设立科研专项基金18万元,首次获批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因学校对科研工作高度重视,资金支持力度大,发展思路清晰,教育厅在平凉召开高校科研工作会议,对我校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先进的制度、合理的机制和有力的经费支持,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科研工作从此进入较快发展时期。2004年,立项各类研究项目15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4项、校级10项,结束了没有科研项目的历史。2005年,立项研究项目12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5项、校级3项,1项省级和1项市级项目分别获得资助各5000元,填补了我校没有基金资助项目的空白。2006年,3项课题获得省级立项,其中2项列入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我校成为全省新建的四所专科院校中唯一获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的学校。2006年,学校召开第一次教学科研工作大会,总结工作经验,深刻分析困难和问题,树立典型,评选表彰了第一批学术带头人4名、教学科研骨干9名。

2008年,陈军、刘凤霞两位青年教师的3篇论文被sci期刊收录,每篇论文奖励1万元,竖起了学校科研工作标志性成果的第一只标杆。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突破200篇,其中国家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超过10篇,1项成果获得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名教师被评选为“定西市优秀拔尖人才”,1名被评为市级创新人才。我校科研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1年,获得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超过20万元,项目立项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进展。2012年,効天庆教授主持申报的《陇中文化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社科立项,资助经费15万元,这是学校第二项标杆性的成果。我校共获得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社科项目4项,通过省科技厅鉴定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项,年发表论文稳定到400篇以上,其中核心以上期刊论文50篇左右。甘肃省领军人才1名、定西市领军人才2名、市管拔尖人才4名,11名教师晋升教授职称,走在了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的前列。这些成果的取得无疑得益于学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标志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在科研处从事管理工作可算是“老科研”了。12年间,我们历经千辛万苦,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青春年华,收获了工作上的成功和喜悦。十二个岁月,我们有艰辛,有困惑、更有欣慰……

艰辛的是我们不懈追求事业的漫漫历程。困惑的是工作中遇到过不少的挫折失败和“不理解”,甚至在一段时间又遇到颇有导向性的“不该追求科研”的大争论。欣慰的是我和我的团队能够精诚合作、积极进取、任劳任怨,形成了推动学校科研发展的强大合力!

科研处是教师成长的一片沃土。校长贾国江教授是第一任科研处长,全市教育界第一个教授。 2名教师获得了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常君睿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后定居美国。梁发祥曾任校办副主任,李富强曾任校办副主任,现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王新曾任保卫处长,单军贵现任中文系党总支副书记。老师们都风趣地说,“科研处是干部培养的基地,人才成长的摇篮”。

教学改革深化和水平稳步

2011年,学校升格为副厅级单位,省委组织部配备了新的校领导班子。2012年,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我到了教务处担任处长。这四年中,我深感学校对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高度重视和给予的大力支持。也深感承担教学管理工作的责任重大,工作的难度和压力更大。

定西师专成立以来,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稳步提升。2006年学校通过省教育厅评估,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合格评估。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高校第十四、高职高专院校第五,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然而《国家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的颁布,提出教师教育要实现由二级向一级过渡,学校发展再次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学校审时度势,果断提出“固本培源、转型跨越”的发展思路。2012年开始,学校在省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布局调整的战略高度,围绕“陇药产业发展”和定西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选择,实施与甘肃中医学院的并校计划。新的时期,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整合资源、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走内涵发展道路,专业结构调整和教学质量建设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四年来,教务处新的管理团队按照校党委行政的工作部署,和各院系一道,精诚团结,求实创新,专业建设求突破,教学建设求质量,管理建设求创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

专业建设方面,紧紧围绕“并校”目标,以全新思维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通过重点投入,申报审批护理、医学检验、中草药栽培技术、马铃薯生产加工等新的特色重点专业,重点发展医药医技教育和高职教育;整合资源,合并教育、音乐、美术三系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发挥优势,固本发展传统教师教育,已形成了以医药类专业为重点,高职教育、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新的专业格局。同时,审批建设国家支持特色专业2个,省市财政支持优势专业3个,建成省级特色专业2个,优秀教学团队2个;完成31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依托专业建设加强课程建设步伐,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品课程23门,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教学建设方面,以“质量”和“内涵发展”为主题,坚持“分层设计,重点推进,全面提升”原则,调整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机制。2011年,学校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率先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建设了涵盖自然、人文、艺术等五大学科领域100门以上课程的公选课程库、各专业10门以上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程库,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选课、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2012年,制定出台《定西师专实践育人工作方案》,根据不同专业实行“2+1”和“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实践育人的“多层级”教学工作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重点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训练,全面加强实践育人工作。2013年,在试点基础上,积极推进学业评价制度和课程考试改革,学生毕业资格实行“学业考核+职业资格证”的双重审定制度,重视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重视加强教师专业和教学工作能力建设,出台《定西师专中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每年评选5名优秀中青年教师给予资助,每年资助5000元,连续资助5年。派出教师在国内外著名高校访学、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转岗培训。每学年定期组织一次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全面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近三年,教师参加省级教学竞赛活动,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获“省园丁”奖1人,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甘肃省“德育标兵”1人,“德艺双馨”名师奖1人。

教学管理层面,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教学工作过程,制定教学各环节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实行目标化管理。通过严格落实院系两级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工作纪律严明,秩序良好,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近三年,制(修)定并执行教学工作规范与质量监控的各类制度16项,基本奠定了教学规范建设和质量目标管理的制度保障和工作基础。尤其是通过“提前5分钟候课制”“教学事故认定追究制”“中期教学价检查制”“评教评学制”“教学专项评估”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进一步增强,教风学风更加浓厚,形成了学校领导充分参与,学校、职能部门、院系分级负责,教学与督导内外双环监控,教学质量监控的体制机制更加科学。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也是生产力。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投入,重点加强教学建设,同时实行严格、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正是因为采取建设与管理“两手硬抓”的手段,才推进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工作的不断提升。据权威统计,近三年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在75%以上,稳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毕业生质量受社会好评,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扩大。2014年,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比赛、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和写作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甘肃省大学生演讲比赛、节目主持人大赛、艺术表演大赛、会计职业能力比赛等各项竞赛中,有86名学生获奖,其中国家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省级特等奖4名、一等奖16名、二等奖20余名,受到了同行好评。

回顾几年的教学管理工作,我们付出了心血,收获了成功,付出了辛劳,收获了感动。让我深受感动的是,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质量建设为重点”,走内涵发展道路,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近1500万元,实施了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实验条件建设的重大行动,充分显示了校领导班子谋划事业发展的胆略和智慧。学校主要领导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悉心指导,以及分管校长高度负责,求实求新,追求一流的工作风范,各院系负责人及其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争创佳绩的奋斗精神,还有教务管理班子成员甘于寂寞,乐于奉献,一丝不苟的服务意识,都是取得这些教学成就的源泉。我作为教务处长,最不能让我忘记的是那些曾因发生教学事故而受到追究的同仁们,他们不计较,不埋怨,由此而表现得兢兢业业,工作细节上毫不马虎。所有这些都是“师专人”崇高形象的生动表达,更是师专人治学精神的灵魂所在。

我从事科研管理13年,教务管理3年,工作经历上是一名“老科研”,年龄上是一名“老教务”,总而言之,是一名老“师专人”。通过对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发展的回顾,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定西师专一直在困境中发展,最终也实现了持续、快速的重大跨越。这种发展,记载的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两轮驱动,协调并进的发展轨迹,记载的是一代又一代“师专人”自强不息、开拓奋进的足迹;记载的是师专人的智慧和办学精神。

祝愿定西师专的明天更加美好!

祝愿“师专人”的事业更加辉煌灿烂!

 

 

 

 


上一篇:省政府督察组督察调研定西校区学生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
下一篇: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级少数民族预科班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作者:佚名 编辑: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